聯係方式   Contact

高清IPTV機頂盒-愛家韓日雙版 iHOME IP900 HD PVR

2014/4/28 3:40:03      點擊:

 高清IPTV機頂盒-愛家韓日雙版 iHOME  IP900 HD PVR

IHOME高清網絡機頂盒

二年前,本刊曾經介紹過愛家盒子(iHOME 高清網絡機頂盒)的雛形,文章發表之後一個月,正式產品開始發售。二年來,經過軟件升級,又增加了一些非常實用的功能,包括所有頻道的回放、時光平移、USB預約錄像、學習型日文遙控器、加速換台,並附送詳細的日語操作說明書。最近,又新增了31個頻道的韓國套餐。限於篇幅,本文主要針對上述新增功能,補充介紹,如果您還沒看過二年前的文章,建議先閱讀。
整機造型比較簡潔,采用當前流行的蘋果式外觀,前臉左下角是本機型號(題頭圖)。麵板上隻有3個LED指示燈,紅色是電源指示,綠色是係統自檢成功,藍色是網絡連接成功。不過網友反映藍燈亮度太高,影響視覺。
機器背麵(圖1),采用12V/2V外置電源,5.5毫米通用型插頭,有直流電源總開關。打開電源之後,27秒出開機畫麵,網絡連接正常時40秒以內出圖。用遙控器待機再開,也是等於重啟。這樣的開機速度算蠻快的。
不管菜單裏如何設置,CVBS總是有標清畫麵輸出。高清輸出有HDMI和VGA二個,但它們不能同時輸出,隻能進菜單選擇其一。要是你發現HDMI沒輸出,可以臨時用AV線查看菜單設置並更改它。一個音頻光纖SPDIF,一個網絡口。高清格式設為720P/60Hz即可,再高也不會提高畫質。
後背的二個USB口,主要是用於錄像。二年來,本機隻升級過一次固件,是通過網絡遠程自動升級的,無需借助USB。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盒子沒有回放和USB錄像界麵,可以聯絡經銷商定點升級。
最新的固件版本是4.0.0.23(圖2),可以購買日本套餐的36個高清,或者韓國套餐的31個高清,甚至兩個套餐全買。4.0.0.23版本,進語言設置,能調出英文、中文繁體、中文簡體、日文、韓文等五種菜單文字(圖3)。如果你是舊款的機器,授權韓國套餐之前,必須將機器返廠升級,重新燒錄底層文件之後,才能支持。
機殼是全鋁合金打造,非常結實,拿在手上沉甸甸的。頂部印有大字“iHome”(題頭圖)。四周全封閉,僅在底蓋上有一排散熱孔(圖4)。打開底蓋,發現主板很小,隻占了機殼的一半麵積(圖5)。主芯片采用西格瑪SMP8654,功耗極低,但依然有散熱片(圖6)。本機U盤錄像全速運行時,實測功耗7W。不帶U盤時隻有5.5W(圖7),如果扣除外置交流適配器的損耗,主機的實際功耗應該在5W以下,這是非常低的。待機功耗3.6W。
愛家是三年前由國內實力廠商自主研發的。作為IPTV盒子,本機不支持安卓,也不提供瀏覽器下載網絡上的視頻資源。這個方案在今天看來有點落伍了,菜單裏的功能也顯得老套。但愛家隻注重產品的實用性能:專一、易用、畫質、穩定。要知道,日韓用戶的要求,跟我們大陸玩家的想法,是完全不同的。與其提供一些不倫不類的網上視頻,還不如不做為好。
由此想到,愛家不是一個亂七八糟的網絡電視供應商,而是具備資金、技術和營運經驗,並非常注重專業品質的日韓高清頻道傳送者。愛家的盒子,實實在在,簡單易用,是用來看電視,而不是玩耍的。
學習型遙控器
白色遙控器的手感很好(圖8),所有鍵都能學習。按中間黃色的“STB/TV”鍵,就能切換本機STB或電視機TV的鍵盤。左上角的紅色電源鍵表示學習鍵盤,右上角的藍色電源鍵表示本機鍵盤。如果自己搞不清,可以按任意一個鍵,看看電源鍵兩邊的指示燈哪個閃亮,紅燈閃表示電視機,綠燈閃表示本機。但沒有學習過的鍵,紅燈不會亮。
學習時,按“學習”鍵不放,3秒之後紅色指示燈常亮,表示進入學習模式。此時將待學習的電視機遙控器對準本機遙控器3厘米左右,先按本機紅色電源鍵,常亮的紅燈變成閃爍,再按電視機遙控器上的電源鍵,閃爍的紅燈又變成常亮,說明這個鍵學進去了,其他按鍵也照此辦理。在本機遙控器的背麵,印有日文小字,這是學習操作的說明書(圖9)。
愛家標配的遙控器,麵板上是日語。如果想開韓語套餐,那就要小心點。要知道,韓國人的民族主義傾向很嚴重,很多人根本不願意看到日本字,最好能夠屏蔽它。所以針對韓國人客戶,愛家還專門做了一款韓語遙控器,買機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。
頻道總匯
剛買回來的新機器,還沒有授權,開機之後出現四種文字的提示畫麵(圖10),需要根據本機ID編號,聯絡經銷商激活。當機器看滿一年,到期之後也會出現這個提示畫麵,可能還貼有此機經銷商的聯絡方法。
上麵談到,本機的36個日本頻道套餐,囊括了日本當今最熱門的頻道,二年來沒有變動過。首發的時候,關西地上波和CS大部分頻道還是4:3的標清信源,現在已經全部升級到16:9的高清畫麵。圖11是7個“関東地上波”高清,圖12是6個“関西地上波”高清(筆者注:關東、關西的口音是不同的)。圖13是9個傳統的BS高清,這二年來新增的BS頻道當然不在列表中。圖14和圖15是14個CS高清,側重體育頻道。關於這36個日本高清頻道的畫麵,二年前已經介紹過了,這裏從略。
今年初,通過4.0.0.23版的升級,還可以授權31個頻道的韓國高清套餐(圖16—圖18),涵蓋了韓國KBS、SBS、MBC等最熱門的衛星頻道,使日韓兩個套餐的頻道總數達到67個。當然一般情況下,隻是購買日本套餐或者韓國套餐,兩者都要的情況是少見的。筆者試用發現,韓國頻道中,有一些節目還是標清的,並且左右拉長失真,有網友懷疑是韓國116度衛星的節目源。圖19—圖49就是這31個韓國頻道的畫麵,它們的排列次序跟圖16—圖18相同。
關於節目套餐,我這裏要多說幾句。大凡國內的IPTV,都是打著美國、台灣、香港頻道的旗號,招徠大陸用戶。唯獨愛家反其道而行之,從不做那些熱門頻道,反而做冷門的日韓套餐,這或許正是愛家的獨到之處吧!
根據二年來世界各地網友的使用情況,愛家可在大陸任何城市,以及港澳台,甚至越南等所有東南亞國家中使用。美國英國都可以,最遠的到了南非開普敦,隻要有2M寬帶和1M下載碼率,就可以流暢播放,這正是愛家的神奇之處。反而日本和韓國,礙於版權問題,不建議去試。
2秒換台
IPTV向來都是換台慢,不可能跟有線或衛星機頂盒相提並論。但偏偏愛家的換台時間最高可達二秒!這是真的嗎?要弄明白這個問題,需要引入兩個碼率概念,一個是實際的節目碼率,一個是網絡緩衝時的碼率。
本機換台時,畫麵黑屏,並彈出旋轉的齒輪,表示緩衝進行中。同時,顯示緩衝區的飽滿程度,用百分號表示。還能顯示當前緩衝速度,例如圖50表示119KB/S×8=952Kb/s,近似1M帶寬。圖51表示471KB/S×8=3768Kb/s,近似4M帶寬,速度越高換台越快。如果你換台時總是低於圖50的碼率,那麽播放可能就會卡停。
目前國內做得像樣的IPTV盒子,包括愛家、麥格二代、D-NET三代等等,高清節目的碼率都在1M左右,按理說ADSL的寬帶隻要有1M就夠了,其實不然。網絡在傳輸節目碼流的過程中,常常會遇到各類堵塞事故,造成播放間斷。解決的辦法就是在盒子中開辟一個很大的緩衝區域,讓節目碼流先湧進來等候,緩衝空間一般存滿二成(此時在圖51中對應顯示100%),就可以出畫了。要記得,緩衝的碼率必須大於節目播放的碼率,否則緩衝區很快耗完,畫麵一定會卡停。最低的緩衝碼率也應該是節目碼率的二倍,也就是2M起。
打個比方,緩衝空間好比汽車的油箱,要讓車子永不停歇,就必須不斷向油箱裏注油,而且注油的速度必須大於耗油的速度,除非油箱滿了,否則注油就不能停止。
要是遇到換台,那麽剛才辛苦積累的緩衝素材,就統統要丟掉重來,再次貯存二成緩衝空間的時間,就是IPTV盒子的換台時間。緩衝空間越大,緩衝碼率越低,換台就越慢。玩過IPTV的人都知道,換台超過半分鍾的情況,比比皆是。
愛家的緩衝空間非常大,可以預存1分20秒的節目,不信你可以在播放時拔掉網絡線,看是否還能繼續播放。換台之後,必須緩衝到二成以上,大約20秒的節目,才開始出畫。那麽,愛家是怎麽做到二秒換台的呢?其實很簡單,根據上麵介紹的原理,唯一辦法,就是調高緩衝碼率。愛家的極速緩衝,最高可達10M以上,也就是圖54中顯示的1272KB/S。
根據這一原理,你可以拔掉網絡線,記錄緩衝續航的時長。如果隻能播20秒,說明你的寬帶不給力,捉襟見肘。緩衝器越充盈,斷網續航的時間就越長,節目就越流暢。因此,雖然2M帶寬也可以順利播放,但為了讓緩衝器更飽滿,換台時間更快,6M以上帶寬是比較合適的,8M或10M就高枕無憂了。
容易估算,在10M這樣高的緩衝碼率下,存滿20秒1M節目流的時間,恰好就是二秒!不過,如果你的寬帶不給力,例如隻有4M,那麽愛家隻能自動降低緩衝碼率,換台肯定超過二秒了。實際使用結果,我發現10M帶寬換台二秒,6M帶寬換台四秒,4M帶寬換台七秒,2M帶寬換台十秒。因此,不能籠統地說愛家換台二秒,要看你的網絡有多快。
極速緩衝碼率,不是節目商想調高就調高的,還需要當地鏡像服務器的配合,提供更大的節目預存空間和服務器上傳及下載的帶寬,這完全是燒錢的遊戲。因此,10M極速緩衝僅在國內可以實現,到了印尼或大馬,不管你的水喉有多大,緩衝碼率隻有4M,到了南非就不到2M了。所以,愛家在世界各地使用,換台時間是參差不齊的。
去年曾經傳聞說,愛家打算再出一款高畫質版本。根據上述原理,也就是在10M極速緩衝的條件下,進一步加大節目碼流,例如增加到4M,換台速度8秒,畫質相當於8M碼流的H.264,那就跟衛星上的半碼高清一樣效果了,這樣才能充分體現愛家私有壓縮編碼的優越性。但後來發生了不愉快的釣魚島事件,結果沒了下文。
就目前而言,國內傳送境外頻道的同類IPTV盒子中,10M極速緩衝和二秒換台,是極高的硬指標,隻有iHOME一家可以做到,這是很了不起的。
 
節目回放
IPTV跟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不同。前者是點播,你看什麽頻道,鏈路裏就傳送什麽頻道,不看的頻道不傳輸,適合小批量用戶。後者是廣播,不管你看不看,一律將所有頻道傳到你的盒子中,適合大批量用戶。
即使IPTV提供幾千套頻道,每次也隻傳給你其中一套而已,鏈路帶寬跟頻道數量無關,隻要服務器的出口帶寬足夠即可。但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就有容量限製,當有線頻點全部占滿,或者衛星轉發器全部用完時,再增加頻道就不可能了。
實際上,不管直播還是回放,IPTV的性質都是點播。正是這個先天的優勢,做頻道回放就很容易了,等於增加頻道數量而已。愛家將所有頻道同步錄像,存放在服務器裏,等待用戶點播,可提供4到7天的節目回放,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。
進本機主頁,在每個頻道的EPG右邊,有一個時鍾樣子的圖標“番組再生”(圖52)。點擊它,就打開這個頻道前7天的EPG(53)。選擇日期和時間,點擊節目,就開始播放了,換台時間跟平時一樣(圖54)。
不管有沒有插USB,也不管是直播節目還是回放節目,都可以在任何時候按暫停鍵,相當於時光平移,此時畫麵被凍結,並彈出暫停LOGO(圖55)。在直播時,啟動時光平移之後,再按播放鍵就等於自動進入回放模式了。其實本機並沒有給你錄像,而是在重播時,根據流逝的時間,重新去服務器請求新的視頻而已,這是愛家非常巧妙的設計之一。
 
預約錄像
節目回放雖好,但根據先進先出原則,最多保留7天。想長期收藏精品節目,就需要借助於錄像。
首先,需要準備一個U盤,大小隨意。U盤用FAT格式化,硬盤用FAT或NTFS格式化。但本機不能對U盤及硬盤格式化,需要事先在電腦上格式化。後背有二個USB口,隨便插哪個都行(圖56)。如果用USB硬盤,那麽二個都插上,多一個取電口。
注意圖11主頁的最下方,有一項“録畫管理”,當有U盤插入時,會看到一個U盤標誌,還會彈出一個使用說明(圖57)。根據圖示,在觀看任意頻道時,按紅色鍵即時錄像,此時畫麵右上角會彈出一個紅點的錄像標誌(圖58)。在錄像中途,是不允許換台的,強行換台就出現提示框(圖59)。
錄像完成之後,再進“録畫管理”選項,看到了剛才的錄像文件,此時按提示播放或刪除(圖60)。重播時的畫質,跟上麵談到的回放及時光平移一樣,也就是所謂的“源碼”,屬於無損錄像。不同的是錄像重放的是本地文件,回放及時光平移是服務器的點播。
大家比較關心本機的錄像文件,能否在電腦中播放?將錄好的U盤插到電腦裏,發現錄像文件被記錄在一個iHOME的文件夾內,裏麵有一個節目,文件的後綴是ihp。另有二個係統文件,應該是時間記錄等(圖61)。而ihp文件用任何播放器都無法打開,我曾經修改各種常用的後綴,都無法播放。
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幾種含有日本頻道的IPTV盒子,例如麥格、D-NET,以及特普的小紅盒子,都是上海原力提供的P2P方案,采用常規的H.264壓縮。而愛家IHOME高清網絡機頂盒是實力強大的視頻壓縮規格的研發者,采用專利技術的壓縮格式,而不是常規的H.264,具有自主知識產權。但愛家至今沒有公布詳細資料,也沒有提供電腦用的播放器。我猜應該屬於H.265之類,或者同等性能的私有格式。這正是本機的畫質比同類機型上乘,並且不卡不停的原因之一。
對比圖60和圖61,發現這個錄像文件總時長是2小時30分,折算成9000秒。在電腦上看到它的容量是1GB,折算成8000Mb。兩者相除,得到節目碼流是889Kb/s。愛家用不到1Mb的碼流,傳送720P的準高清圖像,畫質在同類機型中最好,再次驗證了它的壓縮格式的性能,非同一般。
在光纖到戶之前,IPTV受限於銅纜網絡速度,碼流不能做得太高。但同時又要傳送720P的高清影像,碼流又不許太低。H.265之類,將是目前解決這個矛盾的最強利器,在同樣碼率下,可以傳送畫質更好的影像,超過H.264畫質的二倍或以上,也就是說,愛家889Kb的碼流,可以當1.78Mb來用。因此,H.264必將淘汰,至少在IPTV盒子上已經落伍。從這一點來看,愛家非常具有前瞻性,在業內領跑。
容易推算,一個8G的U盤,能錄製20個小時節目,32G能錄製80小時節目。由於碼流不高,U盤的速度完全可以勝任,省卻了硬盤的機械旋轉,更可靠方便。雖然本機錄製的節目不能在電腦中播放,但可以移到另一台愛家機器上播放。
在EPG回放標誌的最右邊,還有一個“予告”標誌(圖62),它是後7天的EPG(圖63)。因為時間未到,當然隻能瀏覽目錄而已,不能播放,但可以預約錄像。
注意圖63每個節目右邊,有一個勾選框,把焦點移到預約的節目上,按確認鍵,這檔節目被勾選,預約就成功了。不管開機還是待機,到時候都會自動啟停錄像,並保存到U盤中。